电动车蓄电池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案发表时间:2017-12-05 14:34 电动车蓄电池漏液 1、故障现象 12V10AH电动车蓄电池,新顺电池上盖与底槽之间密封不好或因碰撞,使封口胶开裂造成漏液。帽阀渗酸漏液。接线端处渗酸漏液。其他部位出现渗酸漏液。 2、故障的检查和处理 先做外观检查,找出渗酸漏夜部位。取开盖片看帽阀周围有无渗酸漏夜痕迹,再打开帽阀观察电池内部有无流动的电解液。完成了上述工作之后,若仍未发现异常,应做气密性测试(放入水中充气加压,观察电池有无气泡产生并冒出,有气泡则说明有渗酸漏液)。然后在充电过程中,观察有无流动的电解液产生,在充电过程中如有流动的电解液应将其抽尽。 常见故障 1、故障检查 首先检查充电回路的连接是否可靠,检查连线与插头接触是否完好,认真检查插座与插头是否有“打火”烧弧现象,熔断丝是否接触良好,保险丝座有无烧焦痕迹,有无线路损伤断线等。检查充电器有无损坏,充电参数是否符合要求。查看电池内部是否有干涸现象,即电池是否缺液严重。还应检查极板是否存在不可逆硫酸盐化。极板的不可逆硫酸盐化,可通过充放电测量其端电压的变化来判定。在充电时,电池的电压上升特别快,某些单格电压特别高,超出正常值很多;放电时电压下降特别快,电池不存电或存电很少。出现上述情况,可判断电池出现不可逆硫酸盐化。 2、故障处理 先检查充电回路连接是否牢靠(检查熔断丝和熔断丝座是否接触良好),充电器不正常的应更换。干涸的电池应补加纯水或1.05g/cm3的稀硫酸,进行维护充电、放电恢复电池容量。如果发现有不可逆硫酸盐化,应进行均衡充电恢复容量。干涸的电池加液后维护充电,应控制较大电流1.8A,充电10~15h,三只电池的电压均在13.4V/只以上为好。如果电池之间电压差别超过0.3V,说明电池已经出现不同步的不可逆硫酸盐化。对于发生不可逆硫酸盐化的电池,需要更换正组电池或激活电池。 蓄电池结构图 1、故障原因: 蓄电池变形不是突发的,往往是有一个过程的。蓄电池在充电到容量的百分之80左右进入高电压充电区。这时,在正极先析出氧气,氧气通过隔板中的孔,到达负极。在负极板上进行氧复活反应: 2Pb+O2=2PbO+热量 PbO+H2SO4=PbSO4+H2O+热量 反应时产生热量,当充电容量达到百分之90时,氧气发生速度变大,负极开始产生氢气。大量气体的增加是蓄电池内压超过开阀压,阀门打开,气体逸出,然后表现为失水。 2H2O=H2é+O2é 随着蓄电池循环次数的增加,水分逐渐减少,结果蓄电池出现如下情况: (1) 氧气“通道”变得畅通,正极产生的氧气很容易通过“通道”到达负极。 (2) 热容减小,在蓄电池中热容较大的是水。水损失后,蓄电池热容大大减小,产生的热量使蓄电池温度升高很快。 (3) 由于失水后蓄电池中超细玻璃纤维隔板发生收缩现象,使之与正负板的附着力变差,内阻变大,充放电过程 发热量变大。经过上述过程,蓄电池内部产生的热量只能经过电池槽散热。如散热量小于发热量即出现温度上升,使蓄电池吸气过电位降低,吸气量变大,大量的氧气通过“通道”,在负表面反应,发出大量的热量使温度快速上升。形成恶性循环导致“热失控”,发生变形。 2、故障的检查和处理 一组电池(3只)同时变形,先作电压检查。如果电压基本正常。还应测量单格电压判断是否短路,无短路则说明变形是过充电产生“热失控”所致。应着重检查充电器的充电参数。电压偏高(44.7V以上的)无过充保护或涓流转换电流偏低的,要求更换充电器。 一组电池(3只)中只有1只或2只变形,有以下故障的可能性: (1)是电池容量不一致,充电时造成某些电池过充电引起变形。容量不一致的原因,可能有短路单格存在,也可能用户将电池试验放电或自放电等。 (2)是某些电池出现极板不可逆硫酸盐化,内阻变大,充电发热变形。 (3)是某些电池连线时反接造成充电发热变形。对未变形的电池检查放电容量以及自放电性能,若无异常则不属电池问题。 解决措施 ·保证不漏液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加液,以延长或避免“热失控”的产生。 ·避免产生内部短路或微短路,及带有微短路倾向。 ·使用过程中应防止过放电的发生,做到足电存放。 ·严格检查充电器,不得有严重过充现象。 ·在高温下充电,保证蓄电池散热良好。应采取降温措施或减短充电时间的方法,否则应停止充电。
|